人间滚烫,我的理想
“唯有不平等的现实,平等地存在着”
那个戴着奥特曼面具卖樱桃的少年以及北大附中、清华附中的privilege,都是给我心灵带来极大触动的事情。我当然知道每一代人都会为了下一代人过得更好而付出努力,这些努力不能被抹除,也知道要实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,但我仍然想做我能做到的事,帮我能帮到的人。
从初中到高中,我一路走得都还算顺利,以至于我根本就没意识到其实自己其实才是运气好的那一批人。后来辅导了一些小孩,有些在平行班,学习氛围几乎没有;有些遇到了不太好的老师,一直受批评导致自我怀疑;有些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就没有取得好成绩,把及格当作成功……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,我这一路的“顺利”并不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,而是很多“幸运”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具备我当初拥有的教育条件。所以,我希望降低这些其他因素的影响,让学生自身拥有足够强的自我驱动力,让学习这件事变得轻松且快乐。
上了大学,因为对所学专业没有什么热情,学习的过程比较痛苦,最后也没有取得什么好的结果。所幸最后这段时间,也就是做毕设的时候,因为一直相信着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、能帮助到他人的,待在实验室敲键盘的时光也就变得比较快乐了。吧啦吧啦扯了一堆,其实就是应了那句老话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
那么现在问题就是,怎么样让学生感兴趣呢?
据我浅薄的观察,小孩们似乎都更倾向于做自己“会”做的东西,而且在现实生活中,“喜欢”和“擅长”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。为什么喜欢?因为擅长。为什么擅长?因为喜欢。那么问题又变成了,怎么样让学生能学懂。我的想法就是利用可视化,让抽象的知识更加易于理解,让学生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奇妙之处。事实上已经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情了,包括3Blue1Brown以及github上面的算法可视化项目。
当然,随着学习的深入,所有知识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抽象,那这些“高阶”知识的可视化,也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挖的研究方向了。想一想就兴奋不已。
这个想法目前也只是一个想法,我还没有实际上手,也不知道前方会遇到怎样的阻碍,希望自己不会放弃。或许自己的想法很天真,或许根本没有学生会在意这些事情,他们只是单纯不想学习……但是只要能帮助到哪怕一个人,我做的事便是有意义的。
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。正是因为理想主义者想办法改变现状,现状才能得以改变。
“我要不平等地拯救他人”